入仕秋闱攻略
以下围绕“入仕秋闱攻略”主题解决网友的困惑
清朝如何参加乡试?
在清朝乡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举行,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考中者即为"举人"。 科举考试名。(1) 金 人科举分乡试、府试、省试、御试四级。士子先于...
古时的状元、探花、榜眼、举人和秀才,各有什么区别?谁级别最高?
以清朝为例,秀才为士子们入仕的第一道关口。 科举四大步骤 明清科举考试突出进士一科(就是询问当代时务,回答解决方案,这需要对时局有个大概的认识,考取很难...
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都有哪些? - 182****7682 的回答
中国古2113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5261选士、养士制,4102历经两汉时期的1653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
古代科举昌榜是什么?
“科举”是中国封建社会招举人才的一种制度,始于隋朝大业三年,废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历时1300年。 作为古代选官入仕的重要途经,读书人不仅要径过“十年寒窗...
考中秀才,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什么水平?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想拿古时的秀才、举人、进士来对照现在高考考生的什么水平,首先要清楚这秀才、举人、进士的分量 以清朝为例 秀才: 清朝时期,通过了“童试”。
清朝的举人最低能做什么官?
举人到底能不能直接做官?答案是明确的,能。但是,在清朝、尤其是清朝中后期,举人直接做官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是进士录取人数的增加,进士多了,举人自然... 这。
科举时举人是不是就可以当官了?
是的。 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古代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意为举到之人,为应举者的通称。唐。
七品知县坐镇一方,实力和权力非常大,为何不敢轻易得罪举人?
举人到底有何特殊,连坐镇一方的知县都不敢轻易得罪?你看举人都能干啥 知县在古代为正七品官员,看上去好像品级很低下,但是他作为地方一个县城的地方官,对当... 知。
考举人是什么意思?
“... 延伸: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科举考试的最初级是府县一级的考试,凡读书人都可以参加,考试合格后称“生员”,通称为“秀才”。 第二级考试是。
为什么中乡试的人要叫秀才?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下诏求贤,云:“其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