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犹在西方可急归”的出处是哪里

“犹在西方可急归”的出处是哪里

“犹在西方可急归”的出处是哪里

“犹在西方可急归”出自宋代曾丰的《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

“犹在西方可急归”全诗

《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

宋代 曾丰

特地东游访祖师,东人占了钵和衣。

幸余只履为心印,犹在西方可急归。

《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曾丰 翻译、赏析和诗意

《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远离西方的家乡,前往中都(指京都)拜访祖师的情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特地东游访祖师,

东人占了钵和衣。

幸余只履为心印,

犹在西方可急归。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东游拜访祖师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和渴望早日归去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眷恋。首句\"特地东游访祖师\"表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他特意东来,前往遥远的中都探访自己的祖师。接着的两句\"东人占了钵和衣\"揭示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不便,东方的人们占据了他的钵和衣,使他无法顺利前行。这种描写既凸显了作者的孤寂和无助,也暗示了他在异地的陌生感。

接下来的两句\"幸余只履为心印,犹在西方可急归\"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诗人身处异地,无法迅速回到西方的家乡,他只能把心印刻在路上,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这种内心的焦躁和急迫在诗中得到了巧妙的表现。

整首诗意境清新简洁,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描绘作者远离家乡、怀念家乡的心境,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表达了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感。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出作者内心情感的深度和真实性,给人以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