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阴阳内感相交结”的出处是哪里

“阴阳内感相交结”的出处是哪里

“阴阳内感相交结”的出处是哪里

阴阳内感相交结”出自宋代葛辰庚的《珍珠帘》。

“阴阳内感相交结”全诗

《珍珠帘》

宋代 葛辰庚

阴阳内感相交结。

有铅汞、分八卦罗列。

金鼎炼黄芽,正一阳时节。

子后午前方进火,向玉炉、烹成白雪。

通彻。

这玄关、深奥难轻泄。

因师指诀幽微,把金丹大药,将来分说。

捉住虎龙精,自然日月。

造化天机人怎晓,换俗骨、永无魔折。

超越。

望仙都稽首,朝元金阙。

《珍珠帘》葛辰庚 翻译、赏析和诗意

《珍珠帘》中文译文:

阴阳内感相交结。

有铅汞、分八卦罗列。

金鼎炼黄芽,正一阳时节。

子后午前方进火,向玉炉、烹成白雪。

通彻。

这玄关、深奥难轻泄。

因师指诀幽微,把金丹大药,将来分说。

捉住虎龙精,自然日月。

造化天机人怎晓,换俗骨、永无魔折。

超越。

望仙都稽首,朝元金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来自宋代的葛辰庚,描述了阴阳相互作用的内在感应关系。诗中提到了铅汞和八卦,象征了阴阳的基本元素。金鼎炼黄芽指的是炼制丹药的过程,正一阳时节则是指阳气盛行的时候。子后午前进火,烹成白雪,意味着通过炼丹的过程获得了纯净圣洁的丹药。整首诗强调了深奥难以理解的修炼境界,只有通过师傅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才能领悟到金丹大药的奥妙之处。捉住虎龙精,自然日月,表达了掌握了自然法则的人将能够具备超越凡俗的能力。最后,诗中向仙人致敬,表达了对仙境和神圣之地的敬仰之情。 该诗展示了作者对修炼和超越凡俗的追求,以及对仙境的向往和敬仰,通过独特的符号和象征手法,传达出一种深奥和超越人间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