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无梁架榱题”的出处是哪里

“无梁架榱题”的出处是哪里

“无梁架榱题”的出处是哪里

“无梁架榱题”出自明代吴俨的《次匏庵先生板屋韵》。

“无梁架榱题”全诗

《次匏庵先生板屋韵》

明代 吴俨

达官宜高居,胡为喜卑下。

岂是三命余,动欲循墙者。

天予固甚丰,自取恒欲寡。

何必大厦成,而后虚三瓦。

无梁架榱题,无牖饰丹赭。

惟有窗隙中,尚能通野马。

鬼瞰非所忧,客来可延坐。

看云数卷帘,看月疑乘舸。

温燠不知冬,通明复宜夏。

有书常满床,有酒常满斝。

自读仍自斟,高情还自写。

岂无数仞堂,得志弗为也。

《次匏庵先生板屋韵》吴俨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匏庵先生板屋韵》是明代吴俨所作的诗词。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于官宦之家的住宅建筑和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强调了内心自在与高尚情操的重要性。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达官宜高居,

胡为喜卑下。

岂是三命余,

动欲循墙者。

天予固甚丰,

自取恒欲寡。

何必大厦成,

而后虚三瓦。

无梁架榱题,

无牖饰丹赭。

惟有窗隙中,

尚能通野马。

鬼瞰非所忧,

客来可延坐。

看云数卷帘,

看月疑乘舸。

温燠不知冬,

通明复宜夏。

有书常满床,

有酒常满斝。

自读仍自斟,

高情还自写。

岂无数仞堂,

得志弗为也。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达官贵人低矮的居所的疑问和不解。他认为作为地位显赫的人,为何喜欢住在狭小的房屋之中。作者自问,岂不是命运眷顾的馀泽,却动心欲循着墙垣而行,降低自己的身份与志向。他认为天赋的福泽已经十分丰厚,自己应当追求内心的淡泊和宁静,而不是追求建造宏伟的大厦,却空虚无益。

诗词中提到他的房屋没有梁柱装饰,没有窗户上饰以红色的颜料。唯有窗户间的缝隙,还能看到外面奔驰的野马。这里表达了作者宁愿保留一些简朴的元素,与自然和自由相通的态度。他不担心鬼神的干扰,宾客来访时也可随意坐谈。他可以透过窗帘看云卷卷,看月如舟。不论是温暖的炉火还是明亮的月光,他都不能感受到严寒的冬天,而是适宜夏日的明亮。

他的书籍常常堆满床铺,酒杯常常满斟。自己读书时边斟酒边品味,高尚的情操也会自然地流露在文字之中。他问道,难道没有高大的堂屋,却能得到内心所向往的志向吗?

整首诗词通过对居住环境的关注和对内心追求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选择的态度。他倡导淡泊名利、自在自足的境界,强调内心的自由和高尚情操的追求,而非仰仗物质的堆积和社会地位的攀升。